公信扫地!体育馆坍塌后省市媒体失声:家长的嘴被堵上了体制内媒体只会让公信力扫地,还不如尽快停刊,浪费资源!体育馆坍塌之后的第二天,黑龙江省市媒体纷纷失声,省卫视的新闻联播在第二天、第三天的新闻都没有报道,只有在网络的一些自媒体发些报道,但流量都被控制。只有东方卫视的做了专题报道。
导致11人死亡的特大公共事件发生,《黑龙江日报》作为该省最大的报刊,在事故发生次日的头版位置,报道的是“龙江迎来避暑游热潮”,头版其他位置也丝毫未见有关事故的报道。有网友直言:难怪现在纸媒没落,没有人看了。
严重伤亡发生后,全网都在自发祈祷孩子和老师们能够平安,但省市主流媒体的冷寞,实在是伤透了大家的心。
市教育局作为学校的直接上级部门,本来应该肩负起校园的安全和学习,但发生如此重大的灾难,且事故已经过去3、4天了,该局公众号连一篇新闻稿也没有,甚至连一篇悼念和祈福的文章也不愿意发布。
翻看该局发布的信息,有防溺水的,有消防演习的,貌似处处都在强调“安全”,但这次因为施工带来的隐患早已存在了半年之久,最终还是发生了不可原谅的灾难!难道没人要为此负责吗?
网友晒出该市晚报报道这件事故的新闻,寥寥数语轻轻带过,冷冰得像是在发布通告。为何如此缺乏人性,连起码的悲悯都没有,喉舌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什么呢?
特别是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出事当天晚上,一点动静都没有;后来发了两篇报道,跟《鹤城晚报》的内容一模一样,照抄了。
直到市长道歉的新闻稿出台,有的在凌晨0:39发布。大部分都在犹豫,最早发布的,竟然是是新京报。
张雪峰说,“要打晕报新闻专业的学生”196体育官方网站。现在看来,所谓的新闻学,真的变质了;如今的记者,再也不是人人敬重的“无冕之王”了;如果还有良心的,也只能是个别自媒体了!
这11个破碎的家庭,也只有一位非常理智和克制的家长发了几声,宛如一丝青烟,没有激起半点浪花。后来,家长们就情绪稳定,因为嘴被堵上了。
再后来,也还有事故的报道,但那是投入了多少人员抢救,多少领导莅临现场指导的,一类丧事喜报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