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牌联名,在上一篇文章《创建品牌资产的第三种方法:建立次级联想》中有简单介绍,品牌联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现有品牌合并为一个联合产品或以某种方式共同销售。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我们每个人自由选择用来定义自我的产品、服务和活动,进而塑造出一个与他人沟通的社会身份。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消费模式,驱动着一个人选择如何使用时间和金钱。
消费者根据自己喜欢做的事、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以及使用可支配收入的方式,将自己归入不同的群体,消费者选择不同类的产品,其实是利用产品来定义生活方式。实际上,很多产品和服务看起来是“配套”的,是因为容易被同一类人选中。例如,一个热衷冬季滑雪的人,很大概率也会喜欢潜水,会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也会在装备上投入很多,会在和朋友聊天中提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向外界传达自己是一个热爱冒险、生活有趣的人。
一个崇尚极简生活方式的人,会从不同品类的产品中挑选出符合自己内在需求的东西,从日常穿着到家居装饰等等,不仅考虑产品的功能,还会考虑产品的设计是否与其生活方式搭调。
理解了这种跨品类关系196体育官方app,也就很好理解品牌联名的实现方式了,应该是“他们看起来会是可能被同一个人选择的”。不同产品的象征意义彼此相关,进而形成产品互补效应;单独一个产品可能并无意义,但是当所有产品相关联起来,就具备了鲜明的角色形象。
从消费者端,理解了品牌联名存在的意义;从品牌端来看,品牌联名的主要优点是,一个产品涉及多种品牌,可以使定位更独特、更有说服力,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差异点或共同点。因此,品牌联名不但能在现有目标市场上增加产品销售,还能开辟新的渠道,开发新的消费群。
其次,品牌联名还能降低产品的市场导入成本,因为两个著名品牌形象的结合能增加顾客的潜在接受意愿。同时,品牌联名也是了解消费者以及其他公司如何获得顾客的有价值的方法,尤其是对差别不显著的品类而言,品牌联名是创建特色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品牌联名也存在潜在的不利因素,例如,当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与另一个品牌结成联盟时,会导致风险和控制力的削弱。消费者对于联盟的各品牌的介入度和责任的期望通常很高。如果联盟品牌都非常优秀,那么消费者就不太确定每个品牌代表什么。如果品牌联盟中的另一方签订了多个品牌联盟协定,则会带来过分暴露的风险,使品牌联想的效应稀释;同时,还可能造成与现有品牌核心诉求的偏离。
综上,品牌联盟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但非充分条件是,两个品牌各自都有一定的潜在品牌资产。同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两个品牌必须具有合理的匹配性,联名后的品牌和营销活动能够使各自品牌的优势最大化,使劣势最小化。
消费者不太熟悉的品牌对品牌联名的价值贡献会非常少,同时受到品牌印象的加成会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新品牌会选择和热门品牌做联名。
除了上述策略性的考虑外,在执行品牌联名策略时,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既要在品牌资产方面达到恰当的平衡,又要在价值、生产能力和目标方面实现互相匹配。在执行过程中,对于合同的合法化、财务安排、营销活动合作等都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
如果说最初品牌联名的目的是增加忠诚用户,那现在很多品牌联名案例所做的,只是获得名气和关注。越新奇越出位,越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