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官方平台【信息速递】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周要闻5分钟全了解3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层干部会议上,医院党委部署启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科主任、长参加。党委高杰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王建六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工作部署和全面动员。会议由党委邵晓凤主持。
会议强调此次学习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学习研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3月29日,心血管内科在第三届大运河医学论坛期间举办高阶课程,吸引百余名来自全国的心血管内科医师参会。课程内容涵盖冠脉介入、抗栓策略、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多个临床热点,由多位专家授课并结合临床实践深入讲解。现场讨论热烈,参会医师积极参与病例交流,拓展诊疗思路。此次高阶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了临床医生的专业能力,为心血管医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3月29日,第三届大运河医学论坛风湿免疫科与创伤骨科分论坛举行,分论坛以“智能赋能•多学科协同”为主题,围绕类风湿性关节炎人工智能治疗策略、痛风精准诊疗、风湿性骨病综合干预、骨质疏松症防治、骨折联络服务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注入新动能。会上,创伤骨科、康复科、免疫科多位专家做精彩发言,并举行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折联络服务项目金牌中心揭牌仪式。论坛不仅呈现了风湿免疫与骨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更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跨学科协作理念,为慢性疾病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3月29日,第三届大运河医学论坛妇产科分论坛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众多妇产科领域专家,围绕子宫内膜癌诊治、生殖生育力保护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多位权威专家进行前沿讲座并分享临床经验。论坛还设置了手术展播环节,传播精湛医疗技术。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大人民医院在妇产学科发展上迈出坚实一步,为全国妇产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中国妇产科事业朝着更精准、更人文的方向前进。
4月1日,疝和腹壁外科陈杰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巨大切口疝修补手术。患者因一年前胸腹外伤手术后出现巨大可复性包块,影响生活。包块迅速增大至40×55cm,腹壁存在巨大皮下缺损(30×25cm)。面对腹腔粘连、腹壁结构严重破坏等复杂情况,医院联合多学科会诊,制定了周密手术方案。陈杰教授主刀,采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和“主动减容技术”,切除部分小肠、结肠和大网膜,共20余斤,同时使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缺损,并实施全腹壁整形术。手术历时7个多小时,成功完成。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手术设计,不仅彰显了医院的技术实力,也为复杂腹壁疝治疗提供了新范本,为全国腹壁修复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3月28日,妇产科牵头举行医联体沟通交流会,来自全国近40家医联体单位的百余名代表参会。会上,医院领导及妇产科负责人总结了医联体建设经验,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会议强调,要通过医联体实现技术、资源和医者的联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介绍了转诊指南、绿色通道、专家派驻、远程会诊等创新举措,以实现医联体内的资源共享和管理机制长效化。各医联体单位也结合自身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示了进修学员培养、技术帮扶、MDT查房创新、转诊效率提升等多方面的成果。
近日,妇产科牵头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妇产科、儿科护理查房。本次查房以“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的全周期护理”为主题,通过一例13岁青少年患者的复杂病例,系统探讨了罕见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多学科护理策略。多学科协作模式不仅优化了护理质量,更彰显了护理学科在医疗团队中的枢纽价值,以护理为纽带可以更好地关注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妇产科护理团队将持续以疑难病例讨论为抓手,推动护理队伍向“专科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照护服务。
3月19日,医院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研究型病房在通州院区举行学术活动。活动特邀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参加,共同回顾研究型病房在临床试验领域取得的成果,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多位嘉宾发表了演讲,包括数字化促进临床试验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一款潜在皮肤外用药物的介绍、中国腹膜后肿瘤专家共识的解读、HPV治疗性疫苗的进展和展望,以及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管理的规范化流程等。活动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研究型病房将继续秉承“严谨创新、服务临床”的宗旨,为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月24日,医院临床试验机构牵头召开提升临床试验效能启动会,旨在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进程,推动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会议由北京市卫健委指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方出席。会上,各方代表发言强调了提升临床试验效率的重要性,并期待通过深度合作与交流,优化临床试验流程,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此次启动会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与国际研发经验,打造高效、合规、国际化的临床试验标杆平台,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为持续提升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水平,强化研究人员对临床试验深入理解,3月26日,临床试验机构举办2025年第一季度院内GCP(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会。本次会议以“规范、质量、创新”为主题,来自临床科室、伦理委员会、及在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的CRA/CRC 100余名人员现场参与,会议设立通州院区研究型病房分会场。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定期开展主题化、模块化培训,以培训常态化护航研究高质量发展。
3月26日至30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共有32项研究成果入选会议摘要,其中13项获邀作口头汇报,19项进行壁报交流。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饶慧瑛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陈红松研究员和刘峰研究员分别作了关于肝细胞癌免疫疗法与疫苗未来展望及人工智能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中应用的主题报告。此外,研究所还有4项研究荣获“APASL 2025青年研究者奖”,创下单届获奖数新高。会议展示了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在病毒性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癌及肝性脑病等重大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彰显了其在肝病诊疗创新中的引领地位,为全球肝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为推进职工对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医院参保工作的了解,4月1日,人事处召开了在编职工纳入央保政策宣讲会。中央国家机关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公共业务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杨江勇,公共业务处干部王东玉受邀参加。医院人事处及在编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数百位代表参加会议。此次顺利纳入央保是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的成果,人事处将继续秉承为医院职工保驾护航的信念,力争让参保职工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更高。
3 月27日,护理部糖尿病护理专业组举办了本年度第一季度糖尿病联络员培训,活动聚焦于“注射类降糖药的管理”以及“注射工具的操作方法”两大关键主题。在本次活动中196体育最新,糖尿病护理专业组成员以及来自各院区的80余名糖尿病联络员通过双会场模式同步参与,现场学习气氛热烈。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对GLP-1类药物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护理人员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宽,糖尿病联络员的专科护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月29日,工会羽毛球协会与北京大学机关羽毛球协会在北京大学五四体育馆举办友谊赛。双方共30余名羽毛球爱好者以球会友,共叙情谊。此次赛事是两院羽毛球协会首次联合举办活动,不仅为教职工提供了强身健体、展示风采的平台,更搭建起跨单位沟通的桥梁。双方纷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互动,通过常态化赛事和联谊活动深化情感纽带,共同弘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
3月30日,在国际医师节来临之际,为响应2025体重管理年的号召,医院工会长跑协会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了长跑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医院长跑协会的医师、及行政人员等热情参与。活动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的体质,还促进了健康管理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是对国际医师节的一次热烈庆祝,也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精彩演绎。长跑协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举办更多此类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3月7日,内分泌科党支部在医院内分泌科 4A 新病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活动。活动邀请保卫处杨春壮担任培训讲师。杨春壮讲解火灾预防知识,强调保持通道畅通、规范病房用电的重要性,并演示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实操。此次培训提升了医护人员消防意识和应急能力,为新病区安全运营筑牢防线,保障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月16日,乳腺外科党支部、乳腺外科团支部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医脉书香”主题共建活动。两个支部的党团员、乳腺外科入党积极分子和进修医师们在医学部图书馆党支部、副馆长张燕蕾和医院乳腺外科党支部程琳带领下,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探寻百年医学智慧,共话医学沉淀与发展。此次共建活动以书香为媒,架起了临床学科与人文殿堂的桥梁。
手术科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为长期患病在家又突遭骨折需手术治疗的党员同志爱心捐款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党总支潘芳表示,支部将持续关注困难党员生活需求,通过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形式,增强组织凝聚力,让每一位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4月2日清晨,清明节前夕,急诊医学科党总支联合团支部、工会小组举行了庄严的祭扫仪式,缅怀丁秀兰、王晶两位在抗击SARS疫情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全体党、团员列队肃立,向烈士铜像鞠躬致敬,敬献花篮,深情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急诊医学科团支部代表青年人发言,表达了传承烈士精神、为医院和人民健康事业奋斗的坚定决心。丁秀兰和王晶烈士在2003年SARS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最终不幸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急诊人,将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传承下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4月1日,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党支部联合工会小组举办了以“传承感控使命,守护医患安全”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邀请了感控处老主任、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主任武迎宏主任与支部成员座谈,共同回顾了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英勇事迹,传承了有礼有节、有德有爱的文化精神。会上分享了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间感控团队的感人故事和宝贵经验,展现了“人民人”在守护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感控处全体成员还围绕优化防控措施、与临床科室沟通协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为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27日,机关二党支部、离退休党总支赴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人民情怀”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参观“党史记忆长廊”和党史展厅,深入学习先辈事迹,感悟信仰力量。讲座环节,原工会主席黄福祥以“老一辈人民人的礼德传承”为题进行分享,离退休党总支胡春香回顾16年工作实践,介绍“银龄送科普”“银龄送健康”“银龄互助群”等“银龄+”志愿服务品牌,通过“以老带新”的机制推动医院文化薪火相传。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实践性转化”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更推动红色基因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行为准则,为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27日,运营处、医务护理党支部联合阿里巴巴公共事务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数智融合,激活医疗运营管理新动能”主题党建共建活动。党员们通过参观阿里展厅,学习阿里巴巴党委“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模式党建经验,深入了解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双方围绕“AI+医疗”展开座谈交流,推动围绕智慧医院建设、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此次活动有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党建+科技+医疗”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党委院长办公室、心血管内科、创伤骨科、妇产科、疝和腹壁外科、研究型病房、临床试验机构、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人事处、护理部、工会、内分泌科党支部、乳腺外科党支部、手术科党总支、手术科支部、急诊医学科党总支、急诊医学科总支部、急诊医学科二党总支、急诊医学科团支部、急诊医学科工会小组、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党支部、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工会小组、机关二党支部、离退休党总支、医务护理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