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2024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沈阳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原名东北体育学院,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体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20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5人,全国最美教师1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1人。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部级教研团队9个;辽宁省特聘教授、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126人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13个本科专业196体育官方网站,涵盖教、管、文、理、艺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体育教育专业通过国家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以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代表的省级专业类质量工程项目29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6项,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51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等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180余枚,奖牌近400枚,其中获冬、夏奥运金牌37枚。学校自主培养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代表中国队连续参加了第18-24届冬奥会,夺得我国冬奥史上该项目14枚奖牌中的13枚(3金7银3铜),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自主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夏奥运会上都夺得金牌的高校。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场地设施,建有冰上运动综合馆和白清寨雪上运动中心,为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冰雪课程。建有田径馆、篮排球馆、游泳馆、羽乒馆、网球馆、武术体操馆等室内场馆,以及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沙滩运动综合场、极限运动场、攀岩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室外场地。图书馆拥有近百万册藏书,实验室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所有教室都配置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与俄罗斯、美国、丹麦、法国、英国、韩国、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斯加夫特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休闲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建设冰雪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大学而不懈奋斗。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人文素养,系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能够在各类俱乐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专项运动特色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概况:运动训练专业1986年招收本科生,2007年获评辽宁省示范专业,2008年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评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获评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021年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至今中国科教评价院和艾瑞深中国校友会专业排名均位居全国前三名。专业发展立足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对接国家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重大战略,建设“专项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扎实的专项运动技能和教学、训练、竞赛组织能力,能够在学校、武术健身、武术培训机构等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工作,传播、推广、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专业概况: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源于沈阳体育学院1994年成立的武术专业,2001年更名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2年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办26年来,始终秉持继承、传播、推广、创新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水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国际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专业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中国健身气功科研基地、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平台,2008年入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16年入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现有在校生412人。
夏季项目:田径、足球(十一人制)、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跆拳道、拳击、棒球、垒球、橄榄球*、游泳、公开水域游泳、蹼泳、水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铁人三项、曲棍球、高尔夫球、攀岩。
(*注:篮球项目考生使用篮球或三人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均可报名,按照篮球项目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参加篮球专项考试。橄榄球项目考生使用七人制或十五人制橄榄球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均可报名,按照七人制橄榄球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参加橄榄球专项考试。)
考生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线缴纳考试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在对考生生源地信息进行审核后,考生生源地如有变化,考生应根据审核后的生源所在地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办理文化考试费补缴或退费手续,未按规定时间补缴文化考试费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
1.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考生本人的运动员技术等级项目应与报考的招生项目一致,考生如具备所报考项目的多个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报名时需填报所有符合报名要求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
3.考生于2024年5月18日12:00后可登录系统查询文化考试成绩。对考试成绩有疑问的考生请于5月18日12:00—5月19日12:00在体教联盟APP上提交查分申请。阅卷单位进行成绩复核,复核结果于5月21日17:00前提交至“体育单招系统”。
4.我校在2024年5月30日前将拟录取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的有关数据上传体育单招考试系统并公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于6月5日前完成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录取备案手续。
注:2024年体育专业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模式,请考生关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APP、沈阳体育学院招生信息网和沈阳体育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根据个人所报院校所在区域和项目自行到组考院校进行报到和体育专项考试。
(三)考生应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拒不签订承诺书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兴奋剂违规的考生,视为考试作弊,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通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运动训练专业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分;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分;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分录取;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我校采用按项目设置招生计划、依据上线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录取。其中足球专项分守门员和非守门员单独设置计划录取(守门员计划数占足球专项总计划数的10%,如遇小数则按四舍五入规则取舍);手球专项分守门员和非守门员单独设置计划录取(守门员计划数占手球专项总计划数的10%,如遇小数则按四舍五入规则取舍);排球专项分自由人和非自由人单独设置计划录取(自由人计划数占排球专项总计划数的10%,如遇小数则按四舍五入规则取舍),各项目招生计划将于5月1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5.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专项考试成绩达到我院最低录取控制线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按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按项目设置招生计划、依据上线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录取,先录取一志愿,我校在一志愿录取未完成本专业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再录取二志愿;当出现同专项(足球按守门员和非守门员、手球按守门员和非守门员、排球按自由人和非自由人)综合分相同的情况,将依次按照体育专项、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4版)》评分和体育单招分区统考安排为准(详见体教联盟APP、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沈阳体育学院招生网)。
2024年,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组织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不向考生收取除国家规定费用之外的任何费用;我校从未委托任何单位、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参与招生考试宣传和录取等工作;我校从未与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合作开设任何形式的“签约保过班”“预科班”“培训班”“培训基地”等,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严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